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940046
中药国际化,他心中的太阳(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上海医药》 2010年第1期
     题记:有句格言说,“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心上的太阳,它能照亮生活中的每一步路。”本文的主人公,一个以发展祖国中药事业为崇高理想的职业经理人,志在突破“中药国际化”这“高音”的高难度禁区,在心中唱响了又一曲《我的太阳》,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媲美”。

    外来“女婿”招入“大宅门”

    2001年,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属下的和记黄埔集团,正紧锣密鼓地与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办理一门“亲事”,共同组建上海首家中药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接受委托的香港“猎头”也以“媒婆”的犀利眼光,开始在全球范围搜索能够担当起中药国际化“使者”重任的“掌门人”。

    一位拥有医学硕士学位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已在法国某医药集团任职10年的中国销售总监,进入了“猎头”的视野。总监的名字叫周俊杰,“60后”出生。香港“猎头”找到他的时候,他远在加拿大。
, http://www.100md.com
    一般来说,在外资企业能够从“士兵”晋升到“将军”的,绝对要靠“战功”。周俊杰也不例外。那年头,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失眠。每月25日是公司销售数据汇总的日子,也是他压力最大、焦急的日子,但即使是失眠,第二天上班后,他又得西装革履出现在办公室里。年复一年,他和他的团队能做到产品销售50%的年增长率,怎么不让人刮目相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机会又一次来了!集团总部决定派他“空降”多伦多,去实施一项新的“全球有潜力接班人计划”。“军令如山倒”,他只身赴任。在周围同事的眼里,这可是个令人羡慕的“美差”。在加拿大,做研究的“虚”,与做销售的“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习惯了在“高压”下运作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周俊杰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天外来客”,不自在。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短暂的“空降”日子在他的脑海里,除了留下“派对”和“钓鱼”之类的记忆外,再也搜索不到其他有印象的“碎片”。周末,他受加拿大朋友的盛情邀请去参加家庭聚会。当时电视直播地方议会选举,结果“派对”的“兴奋点”成了候选人演说的“大辩论”。周俊杰深深地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与朋友“聚”不到一起。假日,公司的同事相约钓鱼,他怀着新奇结伴而行。结果在河边一坐一天。傍晚收杆的时候,同事把钓上来的鱼全部放回了河里。倒不是“尝鲜”落空而有些惆怅,而是姜太公式的“坐禅”对他胜过折磨。
, 百拇医药
    周俊杰十分怀念那些与自己曾经朝夕相处、共同奋斗的同事和客户。当然留恋的同时,他也未尝没有过“跳槽”的想法。他说,在外企做职业经理人,日子久了就变成“木头人”。乍一听,不可思议。周俊杰解释,那是指做人麻木了:平时有40%的时间要应付老板,忙于会议;无穷无尽的沟通,不折不扣的执行。有些文件,改一个字必须向亚洲分部汇报,改一句话要征得欧洲总部同意。辛苦到最后,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创造意识模糊了,自我价值流失了。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刻,香港“猎头”找到了他,双方一拍即合。然而与其说周俊杰“逃离”外企,不如说他是被李嘉诚先生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实现中药国际化的远大目标所“征召”。道理很简单,周俊杰说:“我们这辈人骨子里都有一股朴素的爱国情结。感情上更愿意做一些对国家、对民族有意义的事情。而如何将传承中国千年文化的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如何将民族产业发展成国际性的大产业,是我能够期待挑战的事情。”

    两个月后,即2001年8月,周俊杰加盟了即将问世的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并且被李嘉诚先生“钦定”为总经理,成为一个肩负中药国际化重任的职业经理人。虽然长期从事西医、西药,但接触中药他还是头一回。作为上门“女婿”,他看到了中医药的厚实“家境”和衰落“家道”。也就是说,一方面他发现作为国粹的中医药原来是那么博大精深,其理论基础和卓越疗效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发现中药产业在国际市场只停留在原料中间体的低端出口,成药只囿于东南亚的华人地区。因此,对这个从事西医、西药的“女婿”来说,今后要在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这个中药产业的“大宅门”里当家,这碗饭是难吃的。
, 百拇医药
    “蜜月”在艰难的磨合中度过。如今,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已经相互认同,发展愿景和社会责任已经确立。周俊杰感谢和记黄埔集团为自己提供了把想法和抱负付诸实践的平台,而中药国际化的崇高目标像周俊杰心中的太阳,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在前进中给了他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冲击波”掀起了中药现代化

    回顾往事,创业和发展中的跌宕起伏,在性情儒雅的周俊杰心中掀起巨大波澜。这潮头源于中医药事业遭遇的“冲击波”:

    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15年来,国际上对天然药物及中药的研究不断升温,许多跨国制药企业纷纷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在德国和法国,植物药的产量几乎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他们从植物单体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品,以规避长期服用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当时德国人开始从中国低价收购大量的银杏叶,国人还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什么药;直到非复方的银杏片剂、胶囊和针剂问世,并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才恍然大悟。现在,银杏制剂在全世界销量极大,甚至还卖到中国。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怪事,深深地刺痛着周俊杰。
, 百拇医药
    还有让周俊杰更伤心的事:大量的“汉方”被贴上了国外企业的“标签”。比如,日本和韩国早就注意搜集中国的经典古方、验方,加以研究和开发后申请了专利。日本人则更进一步,他们在200多个“汉方”的基础上,已经步入了建立药材基地和饮片生产的阶段。现在,国际市场上最吃香的几种“洋中药”,大都出身于已被隐名埋姓的“汉方”,而真正产于我国的“中药”,却只能分得一杯残羹。

    周俊杰到上海和黄药业后,汹涌的“冲击波”,涛声依旧,然而这并没有能吓阻他做“弄潮儿”的决心。他知道,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让中医药产业走向国际,是一件功在民族,利在国家,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他那勇当“弄潮儿”的底气,则完全来自我国优秀的中药产业和产品。与和记黄埔集团合资的原上海中药一厂,就连续多年获得了国家质量金奖和银奖、国家级和上海市的中药名牌产品称号,经营着国家中药保密产品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生脉注射液等多种知名中药。就这样,周俊杰“时不我待”,带领上海和黄药业的员工,开始了奋勇搏击!

    要为中药在国际市场争得应有的地位,进而实现中药国际化,在周俊杰看来,首先要实现中药现代化。他说,所谓中药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手段阐述药物的成分、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组织药品生产。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明白,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是有科学依据的。

    为把麝香保心丸这个老产品打进国际市场,使之真正成为举世瞩目的中药名牌,和黄从2003年开始了对麝香保心丸的深度开发,该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和上海市科委的, http://www.100md.com(苏颂兴 陈仁和)
1 2 3下一页